-
2025-08-20
-
2025-08-20
-
2025-08-20
-
2025-08-20
-
2025-08-20
更新时间:2025-08-26 00:12:01作者:未知作者
2025-08-20
2025-08-20
2025-08-20
2025-08-20
2025-08-20
“240位学生家长,208位使用微信、翼校通、校讯通”“现在真方便,孩子啥时候到了校里,啥时候回家,作业是个啥,在学校啥样,俺知道得可清楚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有哪些知识点不会,我们随时能掌握,家、校联系可随时随地。”这是记者在桓台县索镇耿桥小学采访教育信息化建设,听到的学校校长、家长、老师的反应。
桓台县耿桥小学是一处普通的农村小学, 10个教学班,240个学生, 25 名教师。信息化建设密切了学生、家长和教师间的联系,使学校、家庭连成一个整体。现在学校信息化项目有十六项:校讯通、教育云平台、乐教乐学、教师+班主任+班级微信群、飞信、学校网站……,学校校长如数家珍的介绍着。
“孩子回家啥时候有不会的,俺又辅导不了,就打开学校的那个网,看一遍老师上课咋讲,像给孩子请了个老师在家教一样”学生家长孙玲这样告诉记者。家长说的“那个网”,是学校“360云盘”、“教育云平台”教师把自己优秀的教学资源、视频上传供老师们分享交流。学生也可利用“教育云平台”中“乐智班班通”教师的录制工具和仿真实验在家自学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在家检测掌握学习情况。
学校教师朱冉冉说,“乐教乐学”、“微信”、“翼校通”、“校讯通”的开通使用,让教师、家长可以利用分散的时间进行交流。家长能及时地了解到学生每天在校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在校表现,并能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学校负责安全工作的宗畅老师说,今年,学校教学楼内安装了监控系统,并维修更换了原校园监控,安装了led显示屏,原来的10兆网络换成100兆的电信网络,实现了网络全覆盖、监控全覆盖,建设录课室一个,为学校教研教改、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力平台教师上下班通过“指纹刷脸系统”进行考勤,学生每天到校、离校都会刷卡,通过“翼校通”,家长可及时收到学生的平安短信。教师可通过电脑和手机查看学生的到校情况,出现问题能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为孩子的安全提供保障。
耿桥小学只是桓台县加快教育信息化提升建设的一个缩影。
该县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在研究制定推进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召开了推广推介会,由来自全县中小学校的典型代表上台发言,介绍自己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心得和经验。在桓台,教育信息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更不是曲高和寡的冷科学,而是成为学校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的催化剂,成为助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推手。
为积极推进县教育信息化平台在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应用,该县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全县普通中小学生机比达到8:1,所有中小学校建立了校园网,所有中小学班级安装了交互电子白板,全部实现了“”。投资100万元,完善了桓台县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县60%的学校创建为市数字化校园,9所学校开展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67处幼儿园安装投用了“土星教育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共用和集团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