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更新时间:2025-08-26 03:03:02作者:李连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教育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回顾教育法治建设的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始启动、积极探索的阶段,以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标志;第二个阶段是全面部署、重点推进的阶段,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第三个阶段是全面推进形成体系,中国的教育法治建设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以1993年教师法为标志;第四个阶段是从2003年开始,以义务教育法的全面修改议案提出为标志,教育法治建设进入完善发展阶段。

  40年的教育法治建设,可以梳理出四个价值取向: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建立制度的价值取向、规范管理的价值取向、保障权益的价值取向。

  进入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有四个方面的内容要重点考虑。

  一要强化以权益保障为核心的教育法治价值。法治价值有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就是法律至上的权威性、一体遵循的普遍性、有法必依的约束性、违法必究的强制性、执法必严的严肃性,这是外在的价值取向。内在价值取向就是法治的内在价值目标,进行法治活动所要追求的愿景和目的。强化以权益保障为核心的法治价值取向,最重要的是要依法尊重和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营造教育公平的良好法治环境。今后的教育工作和教育法治工作,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们最高的价值目标。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教育的公平,为每一个人,特别是家境贫寒的孩子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心”。

  二要推进重点立法,完善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我们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重点领域的教育立法,包括制定学前教育法、修改职业教育法等。比如涉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立法,虽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有一些涉及安全管理的具体规范不明确,这是困扰学校教育最头疼的事情,地方立法可以在学校安全管理方面先行制定地方性的法规,为国家的立法积累必要的经验。

  三要推进教育法规的集成化和法典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法规制度建设集成化、军事法规法典化。我们的教育法规在现行的法律体系里面是最具备法典化编纂条件的。建议启动教育法典编纂的前期调研认证工作。

  四要加大教育法规的执法力度。总结40年教育法治建设的不足,最大的问题是执法不力,教育法通常被认为是“软法”,就是因为教育执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教育执法机构职能不落实。因此,建议按照学校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赋予教育督导的执法职能,构建教育执法的体制机制,使教育的法律法规真正硬起来,为新时代教育公平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总之,教育法治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在良法善治的要求下,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 李连宁)

为您推荐

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集中研修阶段)圆满结束―

  2014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集中研修阶段)自7月7日启动,至8月

2025-08-30 08:13

教育部 确保各地高考录取率不降低 缩小省际差距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

2025-08-30 08:12

教育部 强调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

  为更好地发挥高考加分的积极导向作用,切实纠正加分政策执行被异化以及资格造假等突出问题,201

2025-08-30 08:03

失业金可以领几个月?失业金最长期限是多少?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中的一项重要的保险。为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补贴。那么失业金领取的期限是多少呢?因为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缴费的失业保险的费用也不同,导致各地失业金待遇津贴不同,我们以北京为例来看一下:(一)累计缴费时

2025-08-29 08:14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提出“全面改薄”20项底线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全面改薄”工作指导,优化资源配置,面向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确保实现&

2025-08-29 08:08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 从严要求 全力保障 高考安全平稳举行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比去年增加7万。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2025-08-29 08:0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