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怎么样,江苏人素质性格怎么样

更新时间:2025-08-18 17:33:48作者:王华老师

江苏人怎么样,江苏人素质性格怎么样

苏南和苏北(淮安、盐城以北)截然不同。苏南一向是风调雨顺、才子佳人倍出之地,历史上中进士的,比任何省份都多,艺术大师、文学大家、科学泰斗层出不穷。苏南人有雅量,自古多书香门第,房屋典雅,菜肴精致,连女孩子也是小巧玲珑、多才多艺、温柔可人的(做老婆还不错,就是爱嘀咕),这地方多阴雨连绵,和风细吹,连男人也多为女性之相,皮肤细嫩,话语温柔,行为矜持,人情练达,精于算计,但过于精明,性格也显懦弱。这里的人很聪明,读书气氛很浓,到外地读书的人也是名列前茅。也很讲理守法,南京、苏州的治安是全国一流的,作奸犯科者多以安徽、苏北人为主。

南京盐水鸭很有名,可是男人也象鸭,实在太软弱可欺了。1937年日本人如砍瓜切菜一般屠了30万,很多人跑都不跑!今天的南京人也不恨日本人,大屠杀纪念馆被挤在一个小角落里,有教授提议改为"和平纪念馆"!1644年清军在扬州、江阴屠城,一个满洲兵可以押送60个人到刑场,不用捆绑,一刀一刀的杀,没有一个敢跑的。只要一个满洲兵大吼"蛮子拿命来",数十人就屁滚尿流,放下武器,就地乞降,嫁给这里的男人有点窝囊。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人,身材较为高大(有夸张说一车苏北人能打遍苏州),近于山东,据说乾隆皇帝用"穷山恶水出刁民"来形容该地的风土人情。以前动不动就起义,后来又流行乞讨(历史上苏北、皖北就盛产丐帮),有钱也讨。徐州话与山东话、河南话说象又不象,自成一派(汪伪时期叫淮海省还挺有道理)。苏北经济相对落后,在外形象不太好,尤其是爱占小便宜全国第一,在外多做小生意,出苦力,干粗活,也有"刻章办证"者。有上海女孩登报求婚,末句是"苏北人士免谈"。徐州城市规模比很多省会都大,可城市破旧,就一条稍象样的淮海路。许多苏南人都不屑与苏C牌照(徐州)的人称江苏同乡。 

可以说一个地方的讲话语气也反应着一个地方的民间性格和风气,比如我听扬州城区人讲话,就明显有一股飘的感觉,他们说话有那种唱戏般的做作,不亏是扬虚子。但到了扬州下辖的江都、宝应讲话就明显低沉、实在的多。
全省13市的话我都听过。个人觉得最难听的话是淮阴话,油腔滑调兼带一股愚昧味。老实话,我们哪里只要日常生活中用淮安口气(只是口气,话是不同的)讲话的时候,往往就是这个人油腔滑调或者愚昧的时候。
宿迁话也不好听,以沭阳最难听,感觉沭阳话咬牙切齿的,真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讲话为什么要咬牙切齿才能讲出来?
常州话,常州话音重,同是吴语跟苏州话的轻柔简直区别太大。话音重也就罢了,讲话的口气里总脱不了一种恶狠狠的强调。
我在常州的时候,发现常州大街上的成年女人不论美丑、老少都喜欢嘟着嘴,下巴前伸的那种,俗称地包天,好像随时准备跟人吵架。以至于我看着就恶心。不亏是恶常州。
与之想反的是南通的如皋人,如皋人讲话和缓不紧不慢,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如此。当初我从常州到如皋当时就感觉对比太强烈了。如皋大街上女孩很普通,不出美女,但人人表情坦然,不带恶意,让人放心。不亏是长寿之乡。
泰州跟扬中话是基本相同的,但扬中话非常轻柔,尤其是女孩子讲的时候。这是我认为比较好听的话。很多苏南人攻击如泰方言中的儿化音,说他们是胡语的残存,但我倒认为如泰方言中的儿字音对讲话的语气有一种修饰的意思,即使一个人在很愤怒很尖锐的不理智的情况下讲话,只要带有一点儿化音,都会减轻分量和变得控制和婉转一点。

为您推荐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2025-08-27 08:10

河南各市经济GDP排名,河南各市人均GDP排名

河南各市经济GDP排名,2018年河南各市人均GDP排名河南,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9559.13万人,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今天我们来看看河南省内各市2018年上半年GDP排名是怎样的。Top1郑州,4611.40亿元,河南省会,曾是华夏文明的发源

2025-08-26 08:15

内蒙古各市经济GDP排名,内蒙古各市人均GDP排名

内蒙古各市经济GDP排名,2018年内蒙古各市人均GDP排名内蒙古2018上半年GDP排名全国排名第20位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的GDP总额仅为7776.7亿,而增速也才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整体GDP总额排在第20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比

2025-08-26 08:11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官方微博接受 微访谈 回答网友提问

部长微博话教改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微访谈”回答网友提问实录   凡是

2025-08-26 05:32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将宪法内容纳入“升学考试”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增加自己的法律观念。”北京景山学校高二4班的余澔翔

2025-08-26 05:32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中英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影响广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英教

2025-08-26 05:3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