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怎么计算 最新加班费计算方法

更新时间:2025-08-18 17:34:45作者:王华老师

国家规定的加班费计算方法

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定假日是300%。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

加班工资的基数又该如何确定?

人社部的这位负责同志介绍说,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在具体折算时,劳动者还需要了解相应的规则。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按月发放的工资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资。目前,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83天和166.64小时,而全年月平均计薪日和计薪时数分别为21.75天和1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计薪时间进行折算。

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分类计算

确定了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后,还必须区分不同情况,才能准确计算出加班费,实践操作中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

1、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第44第1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第44第3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为您推荐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4

2025-08-28 08:16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2025-08-27 08:10

河南各市经济GDP排名,河南各市人均GDP排名

河南各市经济GDP排名,2018年河南各市人均GDP排名河南,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9559.13万人,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今天我们来看看河南省内各市2018年上半年GDP排名是怎样的。Top1郑州,4611.40亿元,河南省会,曾是华夏文明的发源

2025-08-26 08:15

内蒙古各市经济GDP排名,内蒙古各市人均GDP排名

内蒙古各市经济GDP排名,2018年内蒙古各市人均GDP排名内蒙古2018上半年GDP排名全国排名第20位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的GDP总额仅为7776.7亿,而增速也才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整体GDP总额排在第20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比

2025-08-26 08:11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官方微博接受 微访谈 回答网友提问

部长微博话教改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微访谈”回答网友提问实录   凡是

2025-08-26 05:32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将宪法内容纳入“升学考试”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增加自己的法律观念。”北京景山学校高二4班的余澔翔

2025-08-26 05:3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