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 全方位挖潜协调 多渠道促进就业 湖北省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

更新时间:2025-08-26 05:11:02作者:未知作者

教育部简报〔2020〕第16期

  湖北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45万人,总量高位运行且增量增幅均创新高。面对毕业生数量增加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湖北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公共就业服务的重点群体,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工作。

  多层次统筹联动。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专题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若干措施》,对就业创业工作作出系统安排。省教育厅会同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展政策解读,督促指导高校利用好国家部委促进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个一批”政策,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有针对性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多平台融合共享。利用“”助力就业,依托教育部、省、高校、企业等就业网络平台,开展就业招聘、指导和服务,将更多优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资源向高校延伸、向学生推介。组织网上就业市场,以高校为主阵地,先后举办“湖北百校联动”“我选湖北•春回荆楚”等网上招聘活动,承接教育部、人社部、广东省等面向湖北毕业生举办的专场招聘会等,累计举办网上招聘会400余场,10万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信息360余万个,参与毕业生100余万人次。强化网上招聘管理,规范宣讲、发布、面试、签约、派遣办理程序和要求,加强平台资源整合,完善信息共享发布机制,加强岗位信息精准推送,着力提升招聘求职效率。

  多途径增加岗位。扩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全省招录“特岗教师计划”3600名、“三支一扶”2000名、西部计划800名,较2019年分别增长20%、25%、100%。针对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实际需要,招聘基层教师、基层医技人员、社区(村)专职工作者2万名。增加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招录(聘)数量,主要面向湖北高校及湖北籍毕业生招录招聘,全省招录公务员8800名、选调生120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万余名,较2019年分别增长20%、50%、15%。加大毕业生留鄂工作力度,持续实施“我选湖北”计划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鼓励科研项目聘用毕业生担任科研助理或辅助人员,提升省属国有企业招收毕业生比例,争取在鄂企事业单位增加湖北毕业生招聘规模。

  多领域拓宽渠道。以教育部增加2020年硕士研究生和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为契机,增加升学深造机会,加大产业升级、改善民生、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急需专业招生力度。加强投资、产业和创业带动就业,优先投资就业带动能力强、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器等发展,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给予一定奖补。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2—20万元的无偿资金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且带动就业3人以上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研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征兵工作的意见》,加大资金奖励、就业渠道、继续学习、优抚优待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毕业生参军入伍。

  多举措优化服务。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发布会、“三微一端”等渠道,多维度多形式宣传解读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注重在战“疫”中育人,教育引导毕业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上好人生成长大课,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完善服务措施,为全省128所高校全覆盖配备就业网络工作平台,适当延长毕业生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允许将户口、档案在学校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保留2年,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招录,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通过信函、传真、网络、邮寄等方式签署就业协议、办理就业创业手续、认证学历学位等。强化咨询指导,加强教学管理和学业指导,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把就业咨询纳入心理支持热线,开授在线咨询指导课程,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与就业辅导服务,开设网上就业指导课程250余门,毕业生在线学习36万余人次;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培训、讲座等活动4700余场,参与毕业生近58万人次;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等为毕业生提供咨询服务近25万人次。

  多方位帮扶推进。配合推进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分2批次完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与湖北128所高校全覆盖对接。目前,首批48所高校已完成帮扶协议签订,明确了帮扶目标和具体措施,建立了共享就业岗位信息、共同开拓就业渠道、共同加强就业指导、共用优质教学资源、共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共同提高就业管理水平等“六共”帮扶机制,已举办网上招聘会220余场,提供岗位信息48万个,参与湖北高校毕业生7.5万余人次,签约4000余人。开展省内“一对一”帮扶,对省内就业资源较为缺乏、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高校,根据办学类型、毕业生专业分布及就业意愿等情况,组织省内高校“一对一”“强带弱”结对帮扶,建立国家、省、校三级就业帮扶机制,在加强就业指导、共享岗位信息和就业资源等方面开展支援互助。关爱特殊群体,持续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的“一对一”就业帮扶,对确实难以就业的,利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累计为3.2万名贫困家庭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6.8万个,为2100余名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8700余个。

为您推荐

山东省高校学籍学历管理等三期培训班举行―

  8月14日至22日,山东省教育厅在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5-09-09 08:16

山东:肥城教育“云端”亮剑―

  6月18日至19日,一场主题为“技术改变教育&rdquo

2025-09-08 08:20

四川社会平均工资,四川人均平均工资多少钱

四川社会平均工资2018,四川人均平均工资多少钱2018年四川社会平均工资暂未公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往年四川社会平均工资,供大家参考!2017年四川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8671元,比上年增加4246元,增长7.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城

2025-09-08 08:07

山东省邹城市教育信息化填平城乡教育“鸿沟”―

  近年来,邹城市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创新举措,通过&ld

2025-09-07 08:11

教育部发文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及培养管理工作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  通知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发

2025-09-07 08:05

吉林社会平均工资,吉林人均平均工资多少钱

吉林社会平均工资2018,吉林人均平均工资多少钱2018年江苏社会平均工资暂未公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往年江苏社会平均工资,供大家参考!据吉林省统计局消息,2017年吉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1451元;2017年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

2025-09-07 08:0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