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技术学院如何开创“未来”

更新时间:2025-08-26 06:14:02作者:欧媚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列。

  “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目标的描述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在未来技术上,目前公布的12所未来技术学院聚焦哪些领域抢占先机?在人才培养上,未来技术学院如何储备决定未来技术的领军人才?

  现有新工科建设的“升级版”

  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2018年,教育部、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就提出“在科研实力强、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高校,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建立未来技术学院”。

  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围绕着两个重要任务,一是培养未来关键核心技术领军人才,二是探索和研发未来关键核心技术。

  “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是新工科建设的‘升级版’,对高校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全国新工科建设专家工作组专家、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健认为,未来技术学院既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的学院建设模式,也不能只是注重人才培养,还要重视对未来技术的探索和研发,并将其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

  林健进一步解释,未来技术学院要在高校具有优势和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专业领域寻求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结合点,开展未来技术的探索和研发,形成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同时,预测未来发展对相关未来技术人才的需求,提前设置、建设和发展相关未来技术学科专业,及时培养能够主动适应未来不确定性、引领前沿交叉学科和未来技术领域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对未来技术学院组织立项建设和评估,重点考察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础、政策支持和保障条件等,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进行培育建设。

  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共有17所高校申报,最终12所高校进入首批名单。教育部表示,未来4年将在全国布局建设20至30所未来技术学院。

  聚焦未来关键核心技术

  要解决关键核心领域的“卡脖子”问题,需要面向长远目标前瞻性地储备技术,形成国家持续性的创新能力。

  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是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目标之一。

  林健认为,确定未来技术人才的学科专业或方向不能简单地采用以往在申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时确定学科专业的做法,尤其需要注意三点:不能是高校现有若干学科专业的简单拼凑;不能简单地用现有的前沿技术领域学科专业来替代;不能是申报者缺乏预测分析的主观判断。

  首批未来技术学院都聚焦在哪些领域寻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记者梳理发现,各高校都以处于领先地位的本校优势学科为基础,虽然学科、专业不尽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跨学科交叉融合领域,这是未来技术学院聚焦最多的领域。

  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聚焦工业智能领域,通过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器人科学与工程等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引领未来工业智能技术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以未来生命健康技术为主要方向,围绕生物医学工程和分子医学两大前沿交叉学科开展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聚焦先进智能制造、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芯片与系统、等4个未来交叉学科技术方向。

  二是战略必争领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瞄准空天科技前沿领域,本科专业面向全校信息大类、航空航天大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优势专业,博士阶段面向全校任选研究方向和导师,培养一批具有想象力、洞察力、执行力、领导力等核心素质的未来空天系统大师。

  三是前沿技术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聚焦量子科技领域。

  梳理发现,首批未来技术学院涉及、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能源环境、空天科技等诸多领域,关系到国家战略、国家安全、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等。

  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是首要目标

  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10—15年的关键核心技术布局,除了与当前的基础研究积累以及国际竞争趋势有关系外,与人才的成长规律也密切相关。

  清华大学行健书院副院长徐芦平认为,历史经验表明,对于能够实现“从0到1”范式突破的科技创新人才,20—35岁是提出原创想法、做出重大突破的“黄金时期”,既具有必要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思想上又没有被现有范式所束缚。

  “以现在大学本科生平均年龄20岁计算,未来10—15年正是他们定义未来技术的时候。”徐芦平说。

  作为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基地,未来技术学院将采取什么方式培养未来技术领军人才?

  林健认为,与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不同,研学产协同育人是未来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将科研院所作为与高校合作的第一类对象,而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第二类伙伴。

  “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有效模式”“汇聚科研院所、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资源,为未来科技发展和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都是《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的建设原则或任务。

  比如,中科大未来技术学院依托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一流前沿基础交叉研究的科研优势;西安交大未来技术学院组建校企合作“双师型”队伍,构建前沿性前瞻性的课程体系;东南大学和华为公司签署10年合作框架协议,在集成电路英才班联合培养未来技术领军人才。

  一些高校选择依托于现有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田,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如清华大学依托行健书院、北航依托高等理工学院、东南大学依托吴健雄学院、天津大学依托求是学部。这将为未来技术学院在大类招生、小班制、导师制、国际化、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研一体柔性培养等方面提供丰富的可借鉴经验。


为您推荐

广东:APP做作业可尝试不可依赖―

  据媒体报道,根据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统计,广州目前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

2025-08-30 08:17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为精准扶贫提供造血机制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族中学学生在教室里做习题。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5-08-30 08:15

广东:偏远山区孩子也能听名师讲课了―

  如今连州的小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师专家来授课。因为专家们只要在录播课室上课,全市的其他学校都可以收看,不同教学场

2025-08-30 08:06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四十年。其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毛入学

2025-08-30 08:04

广东清远市教育信息化3年投4亿 全市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室―

  广东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日召开,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在会议上发言分享清远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

2025-08-29 08:19

香港海关多少钱要交税?香港购物过关交税标准是多少?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香港购物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免税!很多人去香港认为商品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是免税,没有错,但是据海关总署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和对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

2025-08-29 08:19

加载中...